人类吃虫行不行? 美科学家在非洲推昆虫蛋白质

| July 6, 2021 | 0 Comments

Fisher 出身伊利诺州的学者家庭,高中毕业后,花两年时间骑脚踏车探索欧洲、学习法文与木工;返美后就读爱荷华大学生物系。大学时,他在 Smithsonian Tropical Research Institute(史密森尼学会热带研究所)兼职,在巴拿马工作一年,看见「热带地区的昆虫种类繁多,如雨点般倾泻而下」,他从研究植物探索转向爱恋虫虫。

过去25年,他的研究基地设在旧金山的 The Academy of Sciences,职涯发现1000种蚂蚁,其中有900种来自世界第4大岛、非洲东南部近海的 Madagascar(马达加斯加)。在 COVID-19 疫情爆发前,Madagascar 是他另一个田野研究的重地;不只是盘点蚂蚁,更大的目标是协助保护自然生态。Madagascar 岛拥有世界上5%的动、植物,是研究生态活生生的实验室。自1950年代以来,当地近80%的森林遭农民砍伐,用于畜牧业,每年仍有森林继续消失。以往当地人还会猎捕濒临绝种动物补充蛋白质。

       

Fisher 告诉记者,保育森林、研究当地生态,唯一的方法是找到蛋白质的替代来源。

猜猜看,Fisher 的提案是什么?答案是「昆虫蛋白质」。

        

Image by SadiaK123 from Pixabay

        

他的研究团队寻找可永续发展的方式养殖食用性昆虫,蟋蟀是其一。以 Madagascar 学校营养午餐加蟋蟀粉为例,他们发现,学童反应比吃药更好、更健康、效果很明显。

Madagascar 70%的人口以某种形式吃虫,已有400年历史。对世上多数人来说,「以6脚蟋蟀虫虫、取代4只脚牛猪」仍有心理藩篱需要跨越。

「减少吃肉」是人类未来的饮食趋势。Fisher 的目标是开发一个「昆虫工具包」,可调整为符合各地需求的解决方案,在挽救生态同时,帮助解决贫困地区人们营养不良的问题,甚至有一天当人类飞上火星时的太空食物。他说,「食用昆虫蛮美味,只要你愿意试试看」。

        

        

        

本新闻授权来自中央通讯社 cna.com.tw

上一页 1 2

Comments

comments

Tags: , , , , ,

Category: Default, LifeStyle生活, News 新闻, Whats Hot, 健康Health, 科Tech

About the Author ()

  • Archives:

  • Categories:

  •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