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冰島地區氣溫上升🦟當地首次發現蚊子
根據《世界人口概況》,目前南極洲是地球上唯一沒有這種病媒蚊的地區。
世界蚊子計畫指出,氣候變遷正在加劇蚊媒疾病的威脅,因為氣溫升高使蚊子能擴展棲息範圍並加快繁殖速度。歐洲目前蚊媒疾病(如瘧疾與登革熱)呈上升趨勢,而撒哈拉以南非洲、東南亞與拉丁美洲則已有地方性流行。
南佛羅里達大學整合生物學系副教授瑞安·卡尼(Ryan Carney)表示,全球暖化對蚊子及蚊媒疾病而言是一場「完美風暴」,因為它幾乎影響了傳播過程的每個環節。較暖的天氣為蚊子的棲息地提供有利條件,從繁殖地到棲息範圍的擴展。降水與較高濕度可加快蚊子發育,提高存活率,延長蚊子季節並增加叮咬率。
此外,較高氣溫也意味著蚊子發育更快,蚊媒病原體感染案例增加,而熱應激可能使宿主的病情惡化。

Insects In A Home Garden In Colombo, Sri Lanka © Getty
同時在上週,紐約州衛生部確認了該州首例本地感染屈公病(chikungunya)的病例。根據美國蚊子控制協會的數據,全球每年因蚊媒疾病死亡的人數超過 100 萬。
對於冰島這回首次發現蚊子的事件能凸顯了公民科學家在偵測新地區傳播疾病蚊種入侵的重要價值。鼓勵公眾使用現有的公民科學應用程式,如 iNaturalist、Mosquito Alert 以及 NASA 的 GLOBE Observer來提供數據,幫助科學家監測當地的蚊子情況。
資料來源: ABC 7
©本報導所含文字屬 WaCow Media 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讀者轉載且註明出處。如有盜文/盜圖者竄改盜用,一經發現,將訴諸法律途徑。
Comments
Category: Default, Featured, full images, News 新聞, Whats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