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防疫新課題 疫苗覆蓋高為何疫情照爆
隨全球數以十億計的人接種到 COVID-19疫苗,也出現更多接種後依然確診的報導。除沒有一款疫苗能提供完美防護,未接種者也會持續造成風險,可謂疫情未歇,威脅就不會消失。
西方媒體早先多次報導塞席爾、蒙古、烏拉圭與智利等6個疫苗接種率高、確診感染卻未降的國家裡有5國使用中國疫苗;如今未施打中國疫苗的美國、英國、以色列也出現疫情復燃情況。美國媒體分析當中原因。
● 為何有打疫苗仍會確診
有相當大比例感染 COVID-19的人為無症狀患者,儘管疫苗能有效降低染疫後轉為重症的風險,但無法全然預防感染,這也意味許多打過疫苗者仍有確診或傳染給其他人的風險,然後形成社區內越多人確診、染疫風險越高的惡性循環。
● 3因素導致疫苗覆蓋出現破口
一是病毒本身。病毒持續突變為更具傳染性,也更易躲過施打疫苗或痊癒者的免疫防護。這些適應力更佳的變異株流竄全球,讓疫情更難遏止。
二是疫苗環節。研究人員表示欲達最大防護,有賴完整接種,這通常指的是間隔2週到12週施打兩劑,取決不同廠牌。接種後體內仍需時間產生防護效果,多半是第2劑接種後兩週。但疫苗效果有受製造過程出問題、儲放與管理不善而削弱的可能。
三是個體反應差異。即便效果最好的疫苗,也無法保證百分百免疫,有些人可能激發不出充足抗體與殺死病毒的T細胞,尤其年長者與免疫功能不全者。但縱使免疫功能良好者,疫苗防護仍會隨時間而下降,只是目前研究人員尚不確定時間多快。
● 疫苗防護破口愈發頻繁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 CDC )自5月起已停止追蹤所有接種疫苗後仍確診的病例,許多疫苗接種普及的國家,例行監測篩檢也放緩。
「紐約時報」指出,美國奧克拉荷馬州一場婚禮導致15名接種過疫苗的賓客確診;喧鬧的7月4日國慶活動也將病毒從麻薩諸塞州普羅文斯敦( Provincetown )傳播到全美數十個地方,有時是完整接種疫苗者所散播。
以色列在今年初的疫苗施打率居全球之冠,但到4月底已通報近400起完整接種疫苗者仍住院的案例,當中234人重症、90人病故。深入研究這些打過疫苗仍染疫住院者後,發現當中將近一半有高血壓、糖尿病與心臟疾病等慢性病而導致重症風險升高,以及醫療條件不佳削弱免疫系統。
● 如何看待COVID-19疫苗效果
目前使用的各款 COVID-19疫苗,臨床試驗時的效力從50%到95%不等。然而疫苗在現實使用時的療效( effectiveness),與控制條件研究下得出的功效( efficacy )不盡相同。就算同一支疫苗,因含括人口、時間點與方式不同,療效與功效也會呈現多樣。
影響疫苗防護力的因素很多,包括目前的變異病毒株,以及防疫社交和公衛措施的落實程度。
紐時指出,疫苗在防止轉為重症與病故效果顯著,但不代表是對付 COVID-19的金盾牌。
美國總統拜登政府最高防疫顧問佛奇( Anthony S. Fauci )在一場新聞簡報表示,出現感染破口不應被視為疫苗無效,「這絕不意味疫苗不成功。疫苗的成功是立基於防止生重病」。
貝勒醫學院(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遺傳學家潘塔加尼( Kristen Panthagani)表示,衛生官員們應幫助大眾了解疫苗真正目的,「疫苗功效不是百分之百,從來不是,也不應期待 COVID-19疫苗完美,這是過高的期望值」。
有鑑很多國家都出現疫情復燃,一些科學家表示,現在打過疫苗者該考慮在室內與人多場合(像購物中心與音樂廳)戴口罩。美國 CDC 目前只建議未施打疫苗者戴口罩。
本新聞授權來自中央通訊社 cna.com.tw
Connect
Connect with us on the following social media platforms.